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论文查询 >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小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小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_在线论文查询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小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并且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进出口贸易将按照世贸组织的原则、规则和有关协定进行,而且仅有3年的过渡期,这就使得各种改革具有紧迫性和被动性。因此,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小麦产业,需要对加入世贸后所产生的影响,采取及时而积极的对策。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的生产与进口

  小麦是我国的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总产量在大约9600万吨(1991年)~12300万吨(1997年)之间,占粮食总产量的21~25%。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国内粮食生产供不应求,以及世界大米价格几乎两倍于小麦,我国粮食的外贸以出口大米、进口小麦为主,成为小麦的净进口国。1991~2001年间,我国出口的小麦数量很小,海关统计表明均不超过万吨,而进口量大的1991、1995年分别达到1237、1159万吨。进口小麦品种主要是硬质小麦,多用于烘烤面包。而国内常说的优质专用小麦,实际上是各种优质小麦的总称,即包括面包用小麦、饺子、方便面用小麦,以及饼干和糕点用小麦三大类。近几年,由于国内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和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上国内小麦供给充足,进口量明显下降,1999、2000、2001年则仅为45、88、69万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5264万吨,低于1993年的水平,其中小麦年产量9387万吨甚至低于1991年(9595万吨)的水平,而小麦价格没有明显变化,表明供求关系仍然是稳定的。这充分说明,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的丰富,我国城乡居民的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在下降。特别是过去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居民,由于大米消费量的增加,面粉消费量在下降,尽管南方居民面粉消费量在上升,全国人均小麦消费量在下降。加上最近7年来,粮食价格包括小麦价格一直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4年下降。因此,今后在考虑小麦的供求与进口时,应该考虑这些新的因素。

  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小麦进口的有关情况

  根据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谈判达成的协议,我国小麦进口将实施配额管理。2002年小麦进口的配额为846.8万吨,2003年为905.2万吨,2004年将增加到963.6万吨(相当于目前国内生产量的8~9%和商品量的大约

近10年来我国小麦生产与进口情况表


20%),2005年以后将维持963.6万吨的配额数。在所有配额数量中,国营贸易实体占90%(762万吨),非国营贸易实体占10%(84.7万吨),而且每年10月份以前国营实体没有使用完的配额将进行二次分配。小麦进口的关税税率,配额内不同品种分别为1~10%,配额外则均为65%。

  过去我国每年进口的优质小麦,买家一般是国内的外资企业和国家粮食储备部门,往往并不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入世后消费渠道必将大大拓宽,非国营实体的10%配额形成的市场需求将转变为进口小麦的动力,小麦进口量的增加不可避免。

  2002年1~3月,我国已累计进口小麦21万吨,比2001年同期的10万吨增长1倍多。如果保持这种势头,全年的进口量将不超过200万吨。但是,根据历年的进口规律,每年第四季度是进口的高潮,因此2002年最终进口多少小麦,还要看后3个季度的情况。

  目前国内小麦库存量高达2000多亿斤(1亿吨),相当于我国1年的小麦产量,从数量上看至少可以满足弥补2~3年的产销缺口的需求。而且,2002年的小麦丰收已成定局,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制定的政府保护价,比2001年又有所下降。因此,如果非国营实体的进口配额全部完成,进口量已经超过2001年,而国营实体的配额全部完成,国内小麦价格还将下降。为了国内麦农的利益,应该避免小麦进口量的过快增长,以减少对国内的冲击。

  但是,按照我国在配额管理的承诺,我们不能公开直接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和二次分配。只能寄希望于由于国内小麦品质提高同时价格下降,生产厂家增加使用国内小麦,从而对小麦进口产生抑制。同时,根据世贸组织秘书处有关资料,1995年以来,大部分成员国只完成了关税配额市场准入量的66%,有的进口国只完成50%,甚至根本没有进口。由此可见,配额并非必须百分之百完成。

  此外,国有粮食贸易和储备部门能否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蓄水池的作用,调控小麦的进口和流通,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否则,在国内小麦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如果800多万吨小麦配额全部完成,进入国内市场,其冲击力不亚于大量大豆进口的冲击力。

  综合以上情况,2002年国营实体的配额不可能全部完成,即使进行二次分配,最终能完成20~30%就不错了。这样算来,2002年全年小麦进口量预计将在200多万吨。

  三、建立健全配额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有关协定,今后我国在小麦进口上,主要实行配额管理。另外,我国已解除美国西北7个州TCK矮腥黑穗病小麦输华的禁令,中美双方确定TCK允许量的标准,超过这一标准,中方将禁止进口;同时,对卸货港口加以限定。此外,小麦进口再无别的管理办法和标准。

  我国承诺,要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施配额管理,明确关税配额公布、申请和发放的时间,反映消费者喜好和最终用户需求,不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提供再分配的机会等。

  因此,我们不能象美国那样,一切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甚至明目张胆地违反世贸组织的原则、规则和各项协定。例如最近美国实行所谓201条款,对外国进口钢材加征进口关税;通过法案,对本国农产品,增加大量补贴。我们应该是认真遵守世贸的原则、规则和各项协定,在这一贸易法律体系的范围内,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小麦生产流通和外贸体制,同时维护我们的国家和麦农的利益。

  最近国家计委制定并公布了《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政府对农产品关税配额的申请、分配、期限、执行、调整以及处罚的原则、程序及办法,提高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的透明度,以方便最终用户申领配额,充分使用配额。

  今后包括小麦在内的10种农产品进口,就将按照该办法,由企业申请进口配额。国家计委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受理企业的申请。企业可以根据申领到的关税配额数量签定进口合同,然后领取《农产品关税配额证》,凭证办理海关进口手续,可不再到外经贸部门换领进口许可证。

  四、目前我国优质小麦基本情况

  进口小麦质量优于国内小麦,而且价格低。因此要减少进口量,必须提高我国小麦的质量,同时降低价格。

  实际上,近几年我国优质小麦发展很快。根据有关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优质小麦推广种植面积已接近9000万亩,约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20%。而根据中华面粉网数据,2001年我国优质小麦产量已经达到1647万吨,大约占小麦总产量的18%。我国优质小麦的年需求量大约2160万吨,包括面包用小麦360万吨,饺子和方便面用小麦1200万吨,饼干和糕点用小麦600万吨。如果以上关于优质小麦的产量和需求量数据是可靠的话,则供需缺口在500多万吨。不过,由于预计2002年我国优质小麦产量将继续快速增加,达到1900多万吨,而需求的增幅相对有限,因此优质小麦的市场供求关系,正在逐步实现总量基本平衡。

  国家粮食局曾进行过优质商品小麦品质测报,对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5个小麦主产省分布于153个县,涉及122个品种,面积约585万亩的小麦,共采集样品456份。测报比较客观地反映目前我国主要优质小麦形成商品的品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测报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只有少数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优质小麦质量水平。(2)大多数样品未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456份样品中,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的为79个,占全部样品的17.3%。(3)大部分品种形成商品后品质差异性较大,降低了自身的商品价值。(4)推广的品种过多,品质参差不齐。

  在测报的120多个品种中,真正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的只有6~7个。这种状况应该说是正常的,毕竟优良品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有关部门的材料,目前我国优质小麦品种总共只有20多种。由此看来,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国内优质小麦在短期内迅速全面替代进口小麦是不现实的。目前国内小麦与进口小麦的质量差距,还有待于经过科研加以解决。

  目前,在优质小麦科研中,各小麦主产省均培育出优质品种。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的品种,主要在本省内推广,有关部门虽然搞过全国性的评比,评选出的优质品种,仍然难以在各小麦主产省迅速全面推广。同时,也就难以迅速全面提高国内小麦的质量。这个问题有待于今后逐步解决。

  不过,从生产厂家来看,小麦品质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价格高低似乎更重要。也就是说,在厂家看来,小麦质量体现于容重、杂质、水分、粉色等因素,杂质1%相当于每吨20元,质量不稳每吨30元,容重每吨15元,粉色每吨20元,水分每吨20元。目前只要国内小麦价格低于进口小麦100元/吨以上,就可以考虑使用国内小麦降低成本。近几年小麦进口量不大,表明国内小麦由于价格的优势,已经在大量替代进口小麦。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假如未来由于灾害,国内小麦供求出现比较大的缺口,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国内外小麦价格差距拉大,同时国内小麦库存不足以弥补产销缺口,由于进口小麦质量好,价格低,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小麦大量进口。那时,就很有可能达到或超过配额的数量。不过,由于超配额的进口,关税税率高达65%,我国想多进口,出口国未必愿意接受这样高的关税。由此可见,配额管理实际上更有利于出口国,它使出口国在配额的范围内享受低关税,而进口国需要进口量大时,却受到限制。

  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进口小麦相对于国内小麦具有价格优势,而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国内小麦在价格上处于劣势,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成本太高。

  2000年我国小麦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50.43元,而生产成本为47.14元(其中物质费用30.06元),含税成本则为52.01元,收益已是负数。再加上成本外支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负担),农民的收益更是将近-8元。因此,目前国内小麦价格明显高于进口小麦价格,而由于生产成本高,麦农已经是亏本经营。不过,这里所说的亏本,实际上更多体现在农民种麦用工无法获得报酬。

  那么,我国小麦生产成本高在哪里?从有关农产品成本资料看,2000年小麦生产成本中(不包括税金),分为物质费用和用工作价两大项,其中物质费用占63.77%,用工作价占36.23%。目前由于小麦价格比较低,农民用工作价已无法实现,同时,小麦每亩用工仅有8.1个,因此减少用工量和作价的潜力已不大。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只能从减少物质费用入手,而物质费用列在前几位的是化肥费、机械作业费、种籽费、排灌费等,特别是化肥和机械作业费用居高不下,这两项就占物质费用的53.15%。因此,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就可以降低成本。

  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是不用化肥的。由于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粮食供应紧张,为了增产,不得不使用化肥,而且使用量越来越大,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同时,粮食产量增加了,品质却有所下降,而且还造成土壤情况恶化。

  因此,在目前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有助于提高小麦品质。近期,北方可以通过推广免耕法,让秸杆就地还田,既可避免焚烧,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墒情,同时增施有机肥。多年来,由于有机肥已很少使用,人畜粪便多不能及时处理,对环境多有污染。不过,使用有机肥,在目前的品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将下降比较大,除非人们对绿色食品愿意支付至少高一倍的价格,否则使用有机肥的小麦将降低麦农的收入。如果能够培育出使用有机肥同时又高产的小麦品种,才有可能增加麦农收入。

  至于减少机械作业费,只有逐步增大生产的规模才有可能。生产规模扩大了,才能减少固定资产折旧,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降低国内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品种品质,才有可能减少小麦进口。同时,建立健全配额管理制度,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后,我国是能够解决小麦的生产流通以及进口的关系,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国际贸易